Temosa 知見
2021-06-14
拾光,是ㄧ間在逢甲『頤問』後,開設『IN BAR』前的一間茶室,是我們一位好友爸爸的住家,我們有一年餘的時間在那個家同時把工作室也設立在那裡的時光。
拾光,是因為那一年我們幾乎所有人都正在經歷信仰,所以我們整間公司,整個團隊,全部都是基督徒,所以我們以拾光,要把神的恩典和謙卑於行的態度放在我們心中。
那間茶室不大,大概是六帖塌塌米的大小,沒有太多多餘家具,只有一張著墨時期的表演矮長桌,所以時常都是一群人躺的躺、懶的懶的在那間茶室休憩、分享,也在這裡我們一起家庭聚會,也用茶服務接待了許多家人好友。
在這個不大的地方,我們也建立了茶吧台手『TEAMOSA』的概念,即是 Tea from formosa的意念。用這張2021才拍攝的照片,回憶和記憶那一刻,因著拾光的時光,我們才經歷和建立了知見這個重要的角色概念。
無若 與 當代茶哲思的重新論述與整合
2021-06-12
再寫「無若」美學與茶的進境
-
Auguries of Innocence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A Grain of Sand》William Blake
-
這是著名的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詩。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從一粒細微的砂子,可以窺見宇宙的浩瀚;從一朵平凡的花卉,可以發現天堂的美妙。」
各家翻譯的不同,所以感受上也不同,最流通的版本就是徐志摩的譯作:「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無限掌中置,剎那成永恆。」
那麼〝一砂一世界〞的飲茶文化當中,是不是能一窺其堂奧呢?
我大略分為幾個概念:時間、茶、溫度 (空間、條件、材質)
另一個則是:空間、條件、材質(時間、茶、溫度)
這兩個概念彼此為互補關係,行成三角形,括弧裡的則是以人為出發的同心圓,另一個則是茶為出發的同心圓(註1)。
-
所謂「無若」是一個學習喝茶的精神狀態與心路歷程,從開始到結束時,不經由人的因素造成的改變,改變通常與時間發生交疊與痕跡。而無若的形成,是另外一個概念——〝知見〞(註2)。
「無若」的產生源自於廖鴻興老師的題字,就像是墨在水裡蔓延開來,看似有墨的痕跡,卻保留水的特性。這種看似有勝似無的轉折,追溯源頭,乃至於莊老思想當中的「道」,所謂「道隱無名」,保留了我們在接觸學習喝茶的歷程中,留下來的哲思。
-
那麼以「時間」、「茶」、「溫度」的概念延伸,無若(包含人的參與)的精神狀態,彼此都相互存在著因果關係,反之,如果以「空間」、「條件」(沖泡者本身)、材質,就著重在物質與時間之間的互動,人多了不確定的因素,這也讓「無若」的美感,往往是一個不經意的、不是刻意的狀態下,間接完成。
-
打個比方:如果今天我們在席上單純以宣紙作為席方(佈席的空間),在沖泡的過程(茶壺的空間)濺散出來的水漬或是茶湯,暈在紙面上(材質的空間),這過程除了物質上的改變,精神上可能不變,可能完全改變。這樣的過程,存在經歷與記憶和記錄之間的交錯,我們把這樣的狀態收斂在「無若」的條件下進行。
而這又觸發了以「茶」為延伸的進程,有經過人為的處理稱之「茶」,沒有經過人為的處理只是落葉。這個時候「無若」的精神狀態與「人」為出發的歷程相反,從結果來探究起源。
-
在下思忖著,李澤厚一書《美的歷程》要如何將「無若」的美感帶入現象學當中(phenomenology)呢?或許這已然不是從原始型態進入到文明,而是從文明當中回歸到原始了。要真的深入探究「無若」,那麼現象學當中的〝存在〞與〝意向性〞,可能要慢慢長時間累積進行。
「無若」的精神狀態或許從個人的行為當中,存在的某個特定的〝意向性〞,那麼一個人與一群人的歷程出發的脈絡也就存在的變異與相異,再近一步來看,回歸到從原始邁向文明的另一種階——「共存」。飲茶這件事,也包含其中。
-
「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存在著的幽微之處,如果以「茶」出發,那麼也許能這樣思維;茶的口感當中有我的歲月與青春,青春歲月裡有茶的苦澀與甘甜。
read more...
年輕人怎麼看待喝茶這件事?
2021-06-12
年輕人怎麼看待喝茶這件事?
茶是什麼?
對於愛喝茶的我來說,這個問題同樣難以回答。不是說「茶」這件事情不好討論,而是面向甚廣,也不知道該從何談起。下午我和若水小品的樓主佳敏姐在看待這個問題,她回答我說,年輕人看待喝茶這件事,其實如同年輕人看待自己的困惑般一樣難解。
什麼意思呢?「茶」這個既傳統又現代的東西,到了我自己身上,就只是日常生活中,每天會看見、聞到、喝過的東西,既然它是這麼簡單的東西,那又為何如此難以解釋?
在我們眼、耳、鼻、舌、身、意這些五感,去經驗天地自然時,「茶」就不那麼好解釋了。「茶」對於年輕人來說,聞到香味,像是路邊的手搖杯,聞到味道,看到招牌店面設計,或是即時帶走,或是落腳休息,因為短暫的相遇,認識當下短暫的美好。因為曾經年輕的我看待「茶」是祖孫倆兒時建立的時光,它對我來說,有的時候像是醍醐灌頂、有時像是一個故事。
這些年,我朋友邵司在逢甲任教時,也曾深深好奇,他身邊找過他設計過名片的客戶或是朋友,他們的內心是什麼樣的光景?從五感上,找出一點點讓自己感動的東西,從周遭美好的事物堆積,讓它成為一個延續的可能,課堂上的大學生才能夠開始了解,求學階段的他們如何看到好的一面?然後將它實踐出來。原來,大學生他們看待喝茶,是一種有修養、有某種高超技巧的距離感。
我們再來從「空間」去看待「茶」的關係。
之前在食養山房工作時,才深刻體會,我們是環境的一部份,環境與經歷,促使我們認識環境與自身安定的居所,有個統一的認知。因為一個好的空間,就像是孵蛋一樣,需要時間慢慢呵護照料,空間不只是在呈現一個物與精神的交會,它亦是一個物與精神的舞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在莊子的生命經驗來看,他看待天地,如同我們看待空間一樣,都應該展現這個空間與我之間的關係。舉例來說,一個希望表現好的成績的學生,他經常出入的空間大部分一定是能解放他思慮的場所,反過來看,這樣的場所或許是圖書室,或許是一個讀書氣氛好的環境。
天地之間的美它從來不說,四季交替的規律它不去議論,萬物生起毀壞它不去言談。這樣的環境對於空間與物的交織,才真正理解飲茶文化的怡情養性,原來老一輩他們看待喝茶的美好,從自己的起居開始,慢慢從空間與自然交織。
年輕人的一輩對於空間的互動上,時常碰到「因為要創造某個東西,所以把周遭附近的東西全部丟掉」的這種情形。這也是我之前在大學演講「禪」學思想時,他們很難理解的東西。如何把該地的特質發揮出來,就取決我們如何和這個空間與環境好好相處與對待。同理,要年輕一輩的他們理解茶,就得思考年輕人他們對於喝茶的種種問題給予恰當的提示,而不是一昧把個人的生命經驗解答他們無法理解的問題。
之所以眼睛看得到天地之間的美好,農夫以他熟稔的經驗判斷什麼是好吃的,什麼是精華,什麼已經熟了,什麼該吃了。而年輕的一輩,只能透過好吃、好香、好喝做一個最簡單的判斷來分析它。對於五感敏銳的人來說,空間就存在著各種事物判斷能力的眼光,如何襯托出四季的佳餚,躍然於餐桌前,與天地共享,這就是食養在做的事。
在日本近代茶室設計的五十年,從古典主義出發到近代設計的兼容並存,一直都取得一個平衡。而當今的台灣民眾對於空間設計還處在一個探索的階段,處處存在著突兀的、東西塞滿的、顏色不協調的比比皆是,遑論年輕人要好好待在一個他們覺得舒適的空間呢?即便一個喝茶的空間,對於年輕人他們更是難以踏入,然而年輕的一輩面臨到「文化創意」的生活指標下,「茶」這件事情就只是解渴的東西,他們也不會去深思如何讓自己過得有品質。
品質與價值如何區分呢?
一個好的品質價格往往是年輕的一輩面臨的考量,時間長遠來看,品質取勝的背後的其實是價格無法取代的價值。而對於年輕人來說,花兩萬塊買智慧型手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價值,但無法轉換花兩千二吃一次食養的感覺。這個其實在價值上,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見解,有的人當然覺得花五十元買一公升的手搖杯,比起坐在茶空間待一兩個小時還喝不到幾口茶,當然覺得有手搖杯有價值。
或許我們可以再簡單說明,不一定去無印良品的消費者本身過著有品質的生活,但至少在大創也能找出能與無印良品同等價值的品質生活。
在精神生活上,其實日本的茶室是茶人延伸生命與四季的舞台,在隈研吾的茶室設計上,我們就能夠看出這個特質,隈研吾的弱建築恰恰說明這點,而所謂的「弱建築」,並不是指脆弱的黑心建築,而是隈研吾運用木材、泥磚、石板、玻璃等天然建材,考量水、光線與空氣等自然環境條件,創造出外表看似柔弱,結構卻更穩固,外柔內剛的「弱建築」。
年輕人「自我」的問題。
在千利休的時代,人是這個空間的舞者,而空間就是乘載他的舞台,在他死後的兩百年,日本對於飲茶進境精神至高無上的經驗,對於我們台灣相較而言,它不是那麼嚴肅的東西,所以年輕人看待飲茶的特色,相較之下較為多元,將台灣本身特有東西融合起來,最具代表的就是珍珠奶茶。
可是在追求品質的年輕人,往往在價格上錙銖必較,打折過後的品質,卻是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舉例來說,三宅一生的背包許多人在價格上無法理解設計師他們如何看待價值,退而求其次,贗品的曝光率和自我安慰的情形下,物的品質有得時候與人的品性不見得是正比關係。
在年輕的他們面對消費上的確存在著一個無法抗拒的原因之下,「處弱」就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茶」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係。守柔處弱這樣的哲學思維,若不作深入的探討,一般人往往會被誤以為是一種甘敗下風,自為人後的消極思想,殊不知這竟是天下最巧妙的應對!
老子所主張的柔弱並非代表軟弱,不是臨事退縮,而是一種能忍小憤,伺機而動的度量和韌性。在剛強和柔弱的對峙中,老子寧靜地居於柔弱的一端,他對於人事與物性做深入而普遍的觀察之後,了解到看來「柔弱」的東西,由於它的彰顯外溢,往往暴露而不能持久。所以老子斷言「柔弱」的呈現勝於「剛強」的表現。
這就是林炳輝先生對於大自然與空間上落實食養山房每個地方,他與天地之間「處弱」之道,對於年輕的一輩,他們面對「茶」的薰陶,「我」的執著有的時候是得放下的,才能夠從空間安頓自身的身、心、靈。
在大學談起「禪」的美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下也試著把茶的感覺一點一點放進學生的生活裡,其實這種高度抽象的美感應用,對於西方具體、明顯的美的影響,反而要理解詫寂的美學思想,施力點難以發揮。更何況,年輕人是否能夠理解自來水和礦泉水燒開後哪個比較好喝,這個根本的問題是否能夠迎刃而解?
總結:年輕人他們看待喝茶,如同他們如何看待自己面對愛情,我想這是最貼切他們的形容了,也許在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理解我們年輕時,那個美好的悸動在生命中,它如何與我們相伴,它如何使我們變得成熟、圓滿。相對的,他們看待喝茶亦是一個自我的實現,在那個位子,如同他們在舞台上找到自己。
未來的一年,把屬於我們的年代而看見的美好,再次延續「茶」的舞台吧。
read more...
帶著茶香旅行
2021-06-08
什麼是旅行當中能留下來的美好呢?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呢?還是“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畫屏”呢?
從小喝茶這麼久的時間,很少在戶外為自己泡上一壺茶。要不是過於匠氣的造景,要不是偏僻窮山處,或是宜人的風景卻是人聲鼎沸的名園古寺。這讓我想起三國時期,劉備從新野小鎮要入山尋諸葛亮,路上一片山景好山好水,山路上迎面而來的路人,劉備逢人便問“您是諸葛先生”嗎?
恰巧,劉備遇到了諸葛亮的學生,坐在山上裡某個樹蔭下臨溪而坐,隨之拿出炊茶烹茗(以前的茶是用煮的)。兩人對飲許久、相談甚歡。為了尋找傳說中的“臥龍”,劉備一行人繼續往深山處邁進。
這些年來,開始留意什麼東西能留得住香味,是壯闊海景、還是巍峨山光?在這個階段喝茶的心境,往往是透過茶湯來鑒察自己的心,避免落入“心遠地自偏”的矛盾,更要留意自己能否在這個世代安靜下來觀照自己。
在旅行當中,準備行李總是一個學問,既要不能造成拖累、也不能準備不齊全。在旅行當中,在戶外喝茶就是一個考驗自己如何從“簡約”當中力行喝茶的專注與大自然汰換掉自己多餘的東西。“無若”是一個看似沒有卻留在某個感官的記憶片段,看似無、其實有;這和“詫寂”的心路歷程不同,“無若”追求的是看不見的東西,點滴匯流成海、砂礫積累成山的“若有似無”。
“無若”的精神狀態帶到戶外旅行喝茶時,這樣的精神就得從經驗當中展現。戶外沒有壺承、沒有茶則,如果身上只有「壺」與「杯」,連茶海都沒有的情況下,如何成就一杯茶湯呢?於是把室內的茶席,延伸在外乘載這些器具的物件,要不是謝籃、要不是自己量身定做的茶箱。在深山與劉備喝茶的路人,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茶香的延伸從自己的味蕾出發,從小小的茶杯乃至還在整裝出發的行囊,這些都是把旅行當中,繁雜的、窘困的、困乏的心帶到前往的路上,積跬步而行千里。
疫情當道 如何自飲?
2021-05-03
自飲年代,如何獨飲依然享樂?
read more...
2020疫情肆虐下, 全世界經濟重挫,許多店家茶店,甚至台中盛傳美食一條街的公益路,都因著疫情造成經濟蕭條,甚至很多消費衰敗而終止營運。
所幸!INBAR 戮力在空間上的營運,2020我們迎來算是平穩的一年,接下來2021更多反思的浪潮興起,是否我們還需要這麼多茶品牌?茶文化?或是我們真諦裡面其實只是單純的渴望一杯好茶僅此而已?
面對浪潮,我們依然不斷地自省、反芻更多思維在這裡,也發展出來更多元的茶哲思、飲物之美,藉著IN BAR作為基地,我們也成功培植出來高雄店,與各樣合作的店家,包含逢甲的來丘餐酒館,也出現了從知見習茶與泡茶的角度思維,所延展出來的各項茶調酒。
2020歲末我們甚至嘗試與健康食品一起合作,做出了以健康營養品做出了茶調酒系列作品,也在當中,與眾多市場來競爭。
「學習一種『覺』」
2014-04-09
純粹的「覺」它是一種「漾態」
文案彙整/ 李胤
read more...
他是從美國長住了七年的ABC,是的一個ABC對於喝茶的記憶,恐怕一般人的印象中是找尋不到的。他就是我們這次「漾態」的設計師─── 張勝傑。 那麼,「漾態」是察覺了什麼?從大提琴與古箏細細地傳達梁祝難以言喻卻扣人心弦的對話,他們在察覺了什麼呢?古今中外的愛情故事,察覺本身就是件,「覺」的體悟。是的,他就是這次的創作發想召集人─── 邵司。
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在愛情中蒙蔽雙眼的多,察覺到真相的人少,在乎外表的多,懂得包容內在的少,在乎華麗的線條的多,肯定內在實質不變的少。在這之前,「知見」的過程再往前更推進一步的「覺」。為何說「覺」?它和「漾態」關聯在哪?那麼在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中「觀」和「知見」又是怎麼遞補的呢?
什麼是「漾態」呢?「漾」是不同水的硬度、溫度、形態。形態上「水」可能是你手上握著一杯茶或咖啡的香味,可是它由於不同的溫度、軟硬度造成的口感與香味,亦有可能是「水」是涉及到人的最深層的情感的層面,也是人們共同生命延續的一個形式。那麼「態」在物理學上,它的影響所及亦會對於茶或咖啡的口感,茶葉、咖啡的存放亦是「水」的形態的影響因素─── 濕氣。
簡單來說,「漾態」在《易經》中的咸卦它像是個少女與情投意合的男子延伸出的一種共鳴,因為狀態形式的改變,社會和時代改變了下一代?「漾態」更簡化來說,是一個簡單、愛愛上喝茶的動機。
「覺」是在不同生命經驗下體會出來的「觀」的觀察的能力,「漾態」才有可能在「觀」的直觀下完成「知見」。因之,「學」這件事的動機出發來自於「覺」的步驟,「覺」在「觀」的帶領下「知見」才有可能成為年輕受歡迎的「漾態」而反覆進入「學」的動機,「觀」才會可能提升「覺」的層次,一當完成「知見」這個角色,「漾態」才有可能多元且包容。「觀」則是學習過程當中,不間斷且連續的漸進的功夫。
我們可以試著想像一下近代推理的過程當中,可以得知的結論。
假設「知見」是 P,「觀」是 Q,「學」是 R,「覺」是 S;那麼演繹邏輯有個方式就可以推導得出一個真理了,但是前提是真理必為現象的觀察中得知的。
如果P則Q; 並且如果R則S; 但是要麼P要麼R;所以,要麼Q要麼S。
如果「知見」在「觀」的學習過程當中成為「知見」,並且「學」的過程當中必須累積的經驗才能「覺」的知覺,「知見」要麼必須經歷「知見」本身基礎的步驟,要麼必須經歷「學」本質的把握,所以「知見」要麼從「觀」進入「知見」要麼從「覺」本身完成「知見」。
我們要怎麼學習一種「覺」呢?如果是勝傑,他會從線條中屏除初學的年輕人去提升「覺」的便利性,如果是邵司,他會在茶湯的光影、手勢虛實之間的「觀」來完成「學」與「覺」的掌握;如果你問我怎麼學習一種「覺」,那麼辯證的過程中或許能夠接近本質上所熟知但陌生的領域。簡言之,「覺」的過程,對於接近喝茶或是咖啡的人來說,不一定理解過程中的邏輯和辯證的基礎,他們也能夠因為「學」的本質上最單純接近「觀」的結果,「覺」在梁祝的對話當中,或是羅密歐朱麗葉的詠嘆調,得知「知見」的完整與統一。
純粹的「覺」它是一種「漾態」年輕人當中,共同的一個特質,因之,純粹的過程,必定經歷反覆的試煉中得知。那麼純粹和「漾態」如何對話呢?答案很明顯了,純粹的過程就是「漾態」本身能夠證明的理想,至於善於媒合不同生命經驗的邵司而言,「漾態」單純的反應在溫度的變化,和記憶的消散;相同的勝傑在看待「漾態」的同時,同時也在釐清對於「漾態」它到底像是什麼,可能的結論是每個人在沒有經驗的前提下,他能夠駕輕就熟的完成一個重複性的動作,然後好好享受一杯茶。
詠歎的愛情故事總是「漾態」的,而「漾態」的樣態在每個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輕人,更有可能是相同的「覺」的學習。
「漾態」 我們感覺到的一種特質 "包容性"
2014-04-08
文案彙整/ 李胤
對於年輕的一輩的我們,喝茶這件事情考驗著種種技術層面來說是困難的。除此之外,能夠愛上它的理由不外乎香味與口感。是的,如果泡茶的是個喜歡喝咖的年輕人,他會帶著什麼樣的東西來進入「茶」的世界呢?
read more...
記得有一次,在臺北花博有個攤販賣冷泡茶,包裝上是個極為簡單且透明的圓柱型塑膠瓶。它的名字是京盛宇。名字頗具日本味,但卻是道地台灣的冷泡茶,老闆是一個像我一樣的年輕人。原來,像我這樣愛茶的年輕人還在!幾年後,我帶著相同的心情去尋找年輕的朋友們喝茶,但是結果還是令我失望的。
對於愛喝咖啡的年輕人,他為何想要來喝茶呢?他回答我說:「其實,除了技術層面的經驗,喝茶對他來說,就像是看見一個簡單且具有設計感的東西,香味也不錯,就容易愛上喝茶了。」的確,愛上喝茶這件事情,其實就是這麼簡單。只要帶著一點美感,「茶」就比較容易親近年輕人的胃口,也比較容易接受和使用。
“漾態” 是我們去尋找喝茶的年輕人的身上,找出的共同特質。首先,它年輕化了,摒除一些高不可攀的精神至高點;再則,喜歡喝茶的人不一定需要操作上的條件,他只要會懂得品嘗就好,至於操作層面的問題,留給懂得年輕人的我們就可以簡單達成。最後是,那些人喜歡喝茶或是想要接近的年輕人,表達給予的形容是既單純亦可愛的,不矯揉造作。當然他們也都喜歡喝咖啡。
我們提出來的“漾態” 在我們年輕一輩的年輕人身上,訴諸的簡單.愛只是為的是帶給大家有個東西可以培養興趣或是媒合新的元素。說到媒合新的元素,這就好玩了。在之前的「知見」計劃,就遇到會彈吉他的大學生、學瑜伽的學生、很一般的宅男宅女、喜歡烹飪、攝影、照片後製、系學會學生會長,無不是因為「茶」而慢慢走近的。
“漾態” 是七年級生,但還自認年輕的我們想要試著去讓更多人體會那個魅力,讓他們成為此時在泡茶的我們想要去扮演的一個角色,在這樣的前提下,簡簡單單、輕輕鬆鬆的接近飲茶。學習的過程,就會在意注重原則和方式,不過與此同時,茶的包容性在年輕人的身上可以觀察到的且普遍可以明白的一點就像是戀愛的滋味───水漾的多變,心態的年輕、單純。
初生之犢不畏虎,那隻虎可能是現在初生之犢的他們。如果你問我現在還是否失望?我想,失望的心情已經被自己正在面對的事取代成為“漾態”的年輕人了。
年輕人怎麼喝茶?
2014-04-08
文案彙整/ 李胤
兩個禮拜之前,有幾位從北京的留學生來頤問(1)喝茶。席間,他們對於我手中的那把壺有著熟悉的印象卻難以說明白,這是怎麼樣的感覺?
read more...
他們對於眼前的光影給震攝住了,在他們的眼睛裡,彷彿是個難以言語的經過。在他們北京的城市,是個高度發展商業、經濟、股票、重工業的地方,在一個禮拜的生活中,彷彿慢下來都會被責難的事。當他們進入了頤問這個空間,好像進入了桃花源─── 一種不知言語卻能夠引發他們進入幽微之徑。一種「全面啟動」(2)的臨場感。
正當要出湯的時候,倒入一個淺皿型的茶海,流瀉出來的香味使得那一群大學生莞爾一笑。那彷彿在向他們的時代說明,「我們知道喝茶這件事,但是喝茶的美感離我們好遙遠」。
我有個印象,四年前一場在紫藤廬(3)的茶課,剛好下午有一場來自京都產業大學的學生,來紫藤廬交流示範抹茶茶道;他們是一群喜歡喝抹茶的茶道社社團,而他們的教授認識位在京都高臺寺的寺主,他們畢業的茶道表演就在那裡舉行。陸生和台灣的大學生都有相同的問題,多數的學生都迷戀西洋的美好,熟悉不過的「喝茶」這件事卻沒有辦法明白。的確,中西方存在的差異,如同莊老思想的「道」其實是虛實之間的過渡,這樣的過渡在他們進入這個空間的確震懾住了,有別於西方直觀的哲學思想、美學、體驗。
那麼那些愛上抹茶的大學生呢?他們怎麼進入的?原來,他們美學思想當中,「茶」的五感是滲入他們生活當中的每個層次。在日本的教育裡,有著本質上不能更改的東西是「傳承」,必須著重程序、法則、循序漸進的原則。相對于陸生來頤問喝茶,比較著重在享受,問題是我們這一輩的年輕人,沒有像日本的學生一樣,有完整的背景可以量化規模的處理或是學校體制可以進行這個活動亦或是教學,對於喜愛喝茶的年輕人卻受到包裝調整過後的茶品,對他們來說飲茶是解渴,藝術層次的學習與內化太過於貧乏了。
記得有一次上過阿里山和挽茶的人們一同體驗挽茶的樂趣,但是我不經好奇地在問,相同的年齡層的我們,都忘了那些真正厲害的焙茶、泡茶上了年紀的人到哪去了?過去美好的滋味,如今都不在了,真正好喝的茶對於我來說只能是回憶,能夠把他們拉近的年輕人卻少了一種溝通的形容詞。這樣的傳奇美好的事物,就這樣一件件的忘了,我們熟悉的咖啡好像比我們接受的孔孟思想來得最熟悉不過。
最後在紫藤廬的那天下午,那些表演侍茶的學生只留下了電郵和名字,卻忘了問他們來表演之前,對於台灣早期的凍頂烏龍茶是怎麼樣的口感呢?
我把這樣的問題,問了我眼前的陸生,他們的回答卻是出奇的有趣。我問了那些陸生:
「你們對於台灣早期的凍頂烏龍茶口感喝起來,感覺如何?」「很像梅子酒。」
「你覺得喝茶這件事情會有年齡的限制嗎?」「當然呀。剛出生的小娃兒肯定不能喝的。」
不過我想要拉近的並不是真正年齡的分別,而是相對于不喝茶的年輕人,他們除了泡茶這件事情或許是困難的,那有沒有一個動機會讓他們走進來呢?亦或許我從小喝茶習慣到大,對於那些不喝茶的人,可能最大的因素就在於簡易與否吧。
1、頤問:取自于《易經.頤卦》口頰,頤養;養身養性,閉關修練。頤問,問的是方向、策略、品牌與解疑。
2、全面啟動:電影名稱,要旨在說一群進入夢境的人,盜走夢主在夢中保護的東西。
3、紫藤廬:位於臺北的一間茶藝館。是台灣茶藝界最重要的精神指標。
珍惜每一人、每一刻、每一杯茶
2014-04-06
市場調查是一種商業的訊息工具
但在這個創作中,我們用自己真切的分享和體驗
找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圖/ 是每一個來喝茶的訪客寫下的第一份感動
read more...
為什麼愛茶呢?這麼簡單的問題,有時候往往在自己心中
會有點難找到答案,從弄堂團隊創作的那一天起
這個問題就一直在每個人心中不斷的發酵
為了"漾態",團隊另外成立了一個分享空間叫做"頤問"
頤卦是弄堂的標準LOGO和精神,也是易經中的頤卦
意思是涵養人才的意思
為此,表演者以及創作者邵司提出了知見計劃
知見計劃目的在整理對於一個表演者的心路歷程和軌跡
也藉由這個角色和身份,去實踐一個年輕事茶人對於茶的態度
(知見概念詳見前文)
透過知見這個身份,我們找了很多陌生人來喝茶
透過不斷的分享過程,去尋找一種愛茶的原始動能
茶,很多人覺得很有趣,但是顯得繁瑣,顯得不夠自在
茶,很多人無法立刻體會,但是顯得有樂趣,感覺有深度
茶,一種很靜謐的態度和過程,但不知道生命中有沒有時間來詮釋
這就是很多人的疑問,也是頤問存在的意義
透過簡單的事茶流程,我們去尋找對於茶的熱忱和感動
終於我們知道,我們愛茶的理由真的很簡單,因為簡單可以愛上茶
所以茶就常常在我們心中
茶的世界比現實的世界慢
茶的世界比市儈的商場緩
茶的世界比文字的敘述大
茶的世界比來比去就是因為有特別的包容度所以存在
每一個人愛茶的理由都不一樣
所以每一個人愛茶的態度也不一樣
最後每一個人表達茶的感覺也不一樣
這就是漾態,一種透過茶當成媒介的一種生活方式
事茶先生筆記分享
心走疑,則亂靈性不見處事之圓;
相表怒,則擾根性不見處世之道。
南北問遺東西繞,中有頤問先生道,
古有雅集春秋逸事,今有頤問三兩成群。
茶,對於我是什麼? (Ethan)
2014-04-05
這是一場跟自己對白的記錄
read more...
那一年,我看了台中中部和北部兩場前輩的茶事展演
一是台中 陳玉婷老師 , 一是臺北 李曙韻老師
這兩場茶會是我人生的頭兩場茶會,已經在我心中種下了一個標準
也種下了一個因子,叛逆的因子
兩場茶會,我都有很大量的學習,也有很多屬於自己的思維
為此,我最開始探討的問題是,音樂存在的意義和必要性
以及,一場茶會,除了茶是一個主角以外,配角應該如何存在
接著我不斷的實驗,不斷的突破各種立場,最後,我也把自己的角色
變成了一位事茶人的身份,我喜歡李曙韻老師的說法
我們都跟茶學習,為茶而服務,稱之為事茶人
我特別喜歡茶,可以串起很多文化和藝術面,它不是載體而是觸角
而事茶的過程一再跟自己學習對話,我們也成為一種二君子的態度和角色
茶不應該置高,正因為具備二君子的態度,所以永遠、一輩子的都在學習
茶對於我而言是什麼意義呢?
我想跟我接觸了設計一樣,它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什麼樣的態度呢? 態,心很"簡單"可以到達的地方,而不需要過分華麗
它也是一種表現工具,多元的可以表現很多種面向,所以是漾 (水的各種模樣)
到底什麼在事茶過程中必要存在?什麼是多餘存在
在日本千利修傳承下來的煎茶道,抹茶道,有著自己的論述
我試圖,用我的語言,提出一種新的論證
就是我生命生活的軌跡,試圖用我的語言,表現我的茶湯與茶經驗
漾態,屬於我,年輕人可以簡單愛上茶的方式,而且心可以常常到的地方
傳統終究展開與年輕的對談
2014-04-05
找一群沒喝過茶的,我們也來試圖找回一種初衷
(圖片為第一批的拙生計劃,事茶學習者,逢甲大學行銷系大三 Antonio)
read more...
茶,對於很多人有不同的感受經驗
我相信,我們佈局設下的遊戲一開始
可能就有想要跟觀眾說的話,這一次的"漾態"
我們到底想要表達什麼,在創作中期的這階段
我們有必要要讓更多夥伴理解,甚至我們要把作品切割創作者的名義和身份
它,應該自己有存在意義,於是乎,我們有幾個有趣的設定
1.我想使用時間的秒差,創造40分鐘的體驗,不冗長而且創新
2.透過投影裝置,我想跟過去的自己對話(自己傳統的影子)
3.真正的實踐走入年輕族群,尋找更多愛茶的動力
4.漾,水的多樣性,我希望大家會想成為我表演的角色 "知見"
5.態,心的簡單性,我希望大家會想加入我呈現的氣氛 "簡單愛"
6.這是屬於年輕人的創作,沒有傳統禮教的束縛,卻繼承了傳統的美學和虔誠態度
7.這是一場用茶跟世界說話的方式
利用40分鐘,觀眾從進場的開始,時間就開始變化,從心跳、呼吸聲開始體會現場的時間,其實是跟自己想像的不一樣,透過一段紀實的微電影,我們來一同體會現代忙碌生活與生命的當下,那股急躁的速度感,和知見事茶過程會呈現一個極大的對比。慢,不是指動作慢,而是心理上的慢。
高峰會議 (筆記)
2014-03-31
與林老師的一番對話,一場釐清立場的"論"
read more...
老師,我只想直接寫給您一封信,表達我對於演出的整體概念以及態度
漾態,已經完全屬於年輕人的語言,不管是表現法或是核心精神
這就像服貿一樣,這就是我們想說的話,我們不想盲從
更不想只是這樣,感謝您的一席話
在年紀這麼年輕的我們,常常只會利用反叛、破壞、搞怪來表現自己的"存在"
我們以為我們的年輕,完全沒有作用力,只是一股熱血
我們以為我們的年輕,沒有背景的高度,只是一股虛假
但您的一席話,我想我們看清自己了
感謝您分享了兩個工具給我,一個叫做時間流動,一個叫做感覺感動
我以前會說,要立刻,要感染
現在我會說,要長遠作戰,要感動人心
謝謝您提醒我們,要開始跟您一樣的心態邁進
如果有更多人理解我們,那我們的傳達必然有效
如果有更多人因為我們感動,那我們的存在必定更有意義
歷史上,革命家享受不到成果,因為往往是犧牲者
而我們應該更有能力的,親手、親眼看到自己的成果
回到我自己,我說:這是我的創作
因為高壓和過去的環境經驗,我回到自己身上
把茶當成老師,水為茶之母,您和壺為之父
正因為有所失敗和彷徨,才有今日肯定自我的決心
漾態,會這樣堅持的走下去,無論風雨
by年輕創作家的一封敬信
拙生(重新定義年輕)
2014-03-30
事情總要有個開始,招募更多愛茶的人
read more...
茶,一個迷人的飲品,從熱銷全世界的珍珠奶茶,耐人尋味的台灣文人泡,日本精緻的茶道都有人喜愛,那對於從來沒有認識茶的人,對於茶又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鑑於此,我們在逢甲大學附近,承租了一間老公寓,改造成為一間討論室,不僅提供弄堂的教育空間使用,也提供弄堂與逢甲創新式個體化美學教學的討論空間,所以在這個空間,會有很多可能性發生,上週,我們正在進行漾態的創作會議同時,也來了馬來西亞、日本、泰國、中國、澳門的留學生,一起來參與。
透過Ethan和Jay的分享以及辯論過程中,他們也提供了很棒的第三方看法,讓我們的進度有很大的推進,而且多了很多有趣的面向,更難能可貴的是,透過這樣簡單的分享,更貼近年輕人以及外國人對於茶的喜好和觀點。
我們的對話永遠都是疑問,永遠都在頤問被討論分享和解決,或許還有些沒有答案,但是這個交流的過程,美的跟手上的那杯茶一樣令人陶醉。
ps.對了,對於漾態我們有更深層的解釋摟,年輕,不只是年紀上的年輕,應該泛指對於茶領域剛接觸的夥伴,也算是年輕的一群。
創作靈魂核心
2014-02-15
什麼是知見? 為什麼需要知見?
知見可以做什麼?從何而來?
read more...
「知見」是怎麼來的? 概念發想/ 邵司 文案彙整/ 李胤
簡單說一下「知見」的形成:「知見」之三變;由心「境」而入「徑」的「鏡」。 「觀」,是不會停止的主動技能。豐富的生命並有個體意識。
見佇/觀茶而入──惟物,會是什麼東西?→因美啟動而停下來欣賞,一種精神面堆疊外在的形式與美。見著/事茶行者──為悟,如何呈現?→在生活找到問題,讓人事物更圓融。見注/入觀而定──見注於展演,不畏誤。→時間+空間=觀想生命的至高點。
當你你聆聽拉赫曼尼諾夫,一開始你會逐漸被拉進去那股緊密的憂鬱時,那表示你被帶入「境」的狀態中,而感受當下源自心頭的感動,那就是「知見」要表達的一開始的核心。不過,在學習喝茶的過程,「見佇」是一定經過的過程。比方說你聽見命運交響曲時,你會停佇在一旁,隨著指揮漸漸帶我們還原當時貝多芬面對生命最嚴苛的挑戰,「見佇」的過程就會引發下一個階段,然後我們在「惟物」的觀察中,觀察內在的「境」而開始去探索「徑」的步驟,會漸漸開始去瞭解拉赫曼尼諾夫在想什麼。
在茶事展演中,「見佇」的先決條件來自於對本我生命價值的啟動,進而引發連鎖反應。隨著在精神層面去探索學習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是每個在喝茶的觀眾當中能夠被引發出來與之共鳴。會去開始去欣賞美的價值。在喝茶的過程當中,「觀照」是每個學習喝茶或接近喝茶的人會去探索的行為─── 一種精神層次的遞補。「觀照」就是在「徑」的樣態中會去比較的心裡特質,而這樣的精神狀態,在每個人學習音樂、繪畫、歌唱都能夠共同去找尋的特質,這樣的特質在行為上,茶就是行為的「知見」。
「知見」的第二步就是「見著」,會開始去辨識這個過程中如何實際的操作與呈現,在呈現的方式中,要如何勾勒出每個人內在一個最沈重的或是最隱私的那個部分,將它轉換成自我的實現。開始去發現問題本身,並不會對自己一開始認知的普世價值而有所更動,相反的更能夠去引發人們平常會忽略的東西。比方說,在「見佇」的情況下,如何欣賞藝術本身這件事情投射在自我身上,與此同時在每個學習藝術的過程當中,每個人都會賦予一種價值在「見著」的思維中,將之引發與觀眾共同去體悟的意境。
在藝術表達的過程中,行為本身一直以來就是個具備爭議同時又引人入勝的一種寓意,這樣的安排與當事人或許有個某種特定的意義存在,而這樣的意義未必與觀眾有所交集,亦或是能夠給予肯定。行為藝術一直是一種直接對大眾進行呼籲的方式,通過使觀眾震驚,從而重新審視他們原有的藝術觀及其與文化之間的聯繫。相反地,民眾對媒體的興趣,尤其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源於民眾對進入藝術世界的顯著慾望,這種「進入」包括觀賞其典禮、其獨特的社團,以及藝術家們設計出的種種驚異(且通常非正統)的表演。行為藝術作品既可以單人也可以群體完成,可含由表演者自創或協作完成的燈光、音效及視覺效果,表演地點可以是美術館、畫廊、或其他『替代場所』─── 劇院、咖啡館、酒吧、街角等等。
「見佇」是一種對於想要學習茶或是想投入在其中而產生的先決條件之一,這樣的過程當中的層次是遞補關係,無法切割來探討。我問過幾個大陸的學生對於喝茶的看法是什麼?對他們來說台灣的茶藝是一種需要「閒適」的心態去進入這個環境,進而反應在生活態度上的「鏡」,這個投射在每個人的心中標準都不同,相反的在台灣接近這樣生活「慢」的樣貌卻能夠表達在「見著」的蘊含當中使之平衡共處,不落於偏執一方。以學習喝茶,接近喝茶感受到美的人群,「見注」的過程,是最困難的,也不易形成的一種表達語彙。這樣的狀態無法普及每個人接近藝術本質內化的一個過程。坦白說,這樣的重複累積的經驗帶給人們真正富足的需求小於每個人飲茶的文化價值賦予一種的自我認同的圓滿。這樣的圓滿無法突破長期以來累積的習慣,藝術就會在這樣的空轉之中維持平衡。
「見注」的完成必須超脫自己本身內化的精神層面地自我認知,「觀」的技巧才能精進,「徑」的累積只會愈來愈嚴苛,在這種情形之下,學習藝術的人容易罪咎於過往無法突破的東西,而大量開始進行破壞,這樣的學習狀況,對於一般人來說是個無法觸及的一個黑暗人性側寫。這生命的厚度,溫度往往最容易滲透各個作品之中,也容易捏塑成一個具有長度的時間。「鏡」的對照就能夠在藝術上看見彈性,「境」的層次就會至高。這樣的精神狀態完成通常都得歷經十年以上,才有機會進入「見注」這個過程。這樣的經驗無法投機,只能慢慢累積當事人與美的層次當中堆起一幅壯闊的風景。
<漾態> 屬於年輕人的姿態
2014-02-03
從年輕人看茶這件事 (討論筆記)
read more...
Jay:我們從使用器具下手,改變使用習慣,等於要有一個新的使用流程
Ethan: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因為他不需要破壞,而是一個新的線條
Yno:我想提出一個問題,我喜歡茶服務的過程,我認為那是很美的事情
Ethan:我同意,茶如果邊聊天邊喝,體驗就會降低,所以流程是重要的
Yno:那你怎樣讓客人可以感受到?
Ethan:就這次的表演,我想從內外兩個層次來討論
內在,我想提出一個對我自己的修煉,就是知見的理論和計劃(上一篇說明)
外在,我想讓客人五感的體驗,強化幾項 1.聽覺 2.視覺 3.嗅覺
Yno:味覺呢?觸覺呢?
Ethan:一樣重要,我只是想要強化這三個部分
Jay:視覺很重要,人很容易因為視覺被吸引
Yno:聽覺很重要,它可以快速感染情緒
Ethan:我想提出新的論點,叫做感覺很重要
(大家笑了......沈默了許久)
Yno:什麼感覺很重要?要給客人什麼感覺?
Ethan:我不想騙你,我還不清楚,不知道,但是我與林老師討論有固定方向
1.年輕人怎樣看茶
2.年輕人怎樣表現茶
我想先就這兩點解決,立好目標和基礎,接著我想解決如何感受到的問題
Jay:有點難懂,我想知道你要讓我感覺到什麼?
Ethan:年輕,簡單愛。
Yno:沒了?這麼簡單?
Jay:我感覺這樣已經很難,因為你們就是因為太複雜
Ethan:對,好了,我們必須加快腳步,決定好表現的方式了
迎新.迎心
2013-12-06
迎新.迎心
read more...
前言:說到咖啡,眾所週知的是手中握著紙杯那位微笑的女神。我們都接觸過咖啡,但是相對於前喝咖啡本身和個體出發的美感有著實相關的出發。在這樣的時代中,我們該如何去思考從自我「初心」的肯定去看待尋常生活中一種簡約的美,端看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被找尋到的答案。
構想:將喝茶佈置茶席的概念導入咖啡的元素中,在喝咖啡的過程中,體驗佈置的美,而這種美不需要一定的學識背景或是經驗乃至於某種特有形式的延伸。只要放下心中的雜念,單純的放在喝咖啡的與會中,美就會慢慢發芽、成熟。
目的:此次活動的目的在於促進各家營業中達到提升自我對於咖啡的心境的轉換,在佈席的過程當中,帶給民眾一個“心”的提升,藉此亦提升商家在咖啡與生活美學的一個媒合的可能。
參與人:黃世丕(胡同、棲樓、何須大創辦人)
邵司(弄堂人文創辦人、著墨召集人)
李胤(弄堂人文專案負責人)
漾態 Young Type
2013-11-08
2013的這一年,我們對於2014的展望
一個屬於年輕人喝茶的態度
一個屬於年輕人看茶的世界
read more...
去年九月,結束了著墨的展演之後,創作者邵司 (Ethan) 參與了全國茶藝競賽,獲得社會組第二名,在那個閃耀舞台的燈光餘映之後,他選擇了另外一條修行的路。一個回到自己的年紀,跟自己對話的的當下。到底,因為什麼愛上了茶?到底身為年輕一輩的我們,對於茶有什麼新的觀點?茶為何令人感動?我們又怎樣可以讓別人感受到一杯年輕的茶呢?
與甫從美國歸隊台灣軍旅的洋土豆Jay,與台灣土生土長奮鬥的地瓜Ethan,兩個人從不同的向度開始重新認識茶,用兩個人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身份、不同的態度、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喜好面,重新來體驗茶。
透過這個作品的創作與探討,我們在初期就定位作品的名稱為漾態(Young Type),繼承傳統的洗禮,我們一致認為茶具備多元觸角的身份,位處台灣多元文化的我們,應該有更多的表現法可以落實在茶的體現面上,於是乎,這個創作開始了,一股很熱血的動力在驅使我們探索,到底年輕人怎樣看茶?對於茶我們提出什麼樣的見解?
就在去年的年底,弄堂的兩位迥然不同個性的夥伴握手了,理性的設計師以及感性的藝術家,共同攜手創作這個屬於年輕人的茶創作-漾態 ( Young Type )
Jay: 我感覺,泡茶太麻煩了,要花太多時間,我沒有辦法理解這些道具怎樣使用
Ethan:我認為,茶太單一的只有傳統面的禮教傳統,應該有更年輕有活力的表達方式
Jay:對!不應該只是一種慢、只有一種靜,可以的話,我想讓西方人也愛上茶
Ethan:我反駁一下,我猜你要告訴我,西方人不會願意花這麼多時間來喝一泡茶
Jay:我感覺,你講的對,我也覺得,所以你要告訴我,茶到底是什麼?
Ethan:我沒有想要讓你學會泡茶,你告訴我你喝我這杯茶,好在哪裡?
Jay:我感覺,很香,很甜,很溫暖,然後在這個空間,這個時間
Ethan:我們感覺一樣,所以,我先簡單的說,我希望茶簡單,簡單愛上茶
Jay:對!越簡單,年輕人越愛 "簡單愛"
Ethan:漾態就是在講這個感覺,水(茶) 有很多形式,態就是心能常常到的地方
Jay:我們進度太快了拉,標題清晰又自在,而且沒有我看不懂的字
Ethan:那很好,我不用花時間解釋,就可以讓別人體會
Jay:以前不是嗎?
Ethan:以前我很笨,我要花錢佈置,買時間,弄道具,還不一定可以讓人感受到
Jay:所以現在我們會找到新的方式?
Ethan:你感覺,真的很重要,而我,要重新演繹,透過自己愛茶這樣簡單的理由
Jay:好!
中興新村的誤會
2013-10-30
臺上一鞠躬、臺後可能不僅十年功。忘憂鼓擊落的回聲時,我將觀眾的投射的情緒帶入另外一個空間。不見得下雨,但是觀眾的呼吸會因為表演的節奏高潮迭起。如果這個時候,手機響起來的時候,「境」的提升就會被打斷。臺灣人熱情、但不應該放在表演時破壞專注,因為作品的完成是每個與會的觀眾一同完成的「當下」,因為「當下」的「進境」已經不同於前一個「時境」的差別。
我帶著這樣的誤會。停止了五分鐘。
還給觀眾的是一個“善”的提升,這樣的教育或許漫長,“真”的價值才有可能“美”。聽雨,是一個為期三個月的故事,沒有太多人知道,把它放到秘密裡;或許有天,會更美,跟茶一樣,越沈越香。
法海,曾有個野史故事為了青蛇犯戒;無若,曾為了一個不安,也犯了輪迴的戒。
中華茶藝比賽
2013-10-08
雨后即興的狂想曲<聽(雨)>
一早起來,窗外有一幅颱風的過境后的細雨畫作
靈機一動,把四十張茶帖都拿出來畫上各種不同的下雨律動
有細雨、風雨、綿雨、紛雨......不同的律動
一邊聽著雨聲,一邊把茶帖正面完成
比賽前先分享茶帖給予評審(一頭霧水 一個文字也沒有)
茶席流動間,收回茶帖進行即席創作(要命的舉動)
寫下了跟時間有關係的名詞(原創作品最想表現的)
當下、分秒、剎那、著墨、即刻、頃客
彈指、劍及履及、無若、邵司(我承認最後這一個我瞎鬧)
藉由時間流程的推移,下雨的動機,還有聽的官能角度
把現場實況、茶席理念、事茶動機、茶湯藝術表現、茶席
意向表現整合,我連茶侶都沒有告知所有細節
保留可以當下反應和創作的一些條件
又因為題目抽到 "我最喜歡的事茶氣氛"
故回答答案也選擇 "當下"。
(但是茶藝問答分數超低,看來我的溝通能力有問題)
是我的叛逆讓整場比賽的流程變成大量的即席創作作品
read more...
<茶道具選擇分享>
茶道具氣氛希望延伸著墨仿宋之輕盈感
故選擇 銀 玻璃 白瓷等材質來對稱呼應
整體佈置顏色僅保留藍色、白色、與朱泥虹
茶人與茶侶服裝採用中國藍與瓷白透布呼應
選擇藍色當成主題意向,主因為邵司心中一個紀念的顏色
代表一種喜愛以及眼淚 還有青花顏色的延伸與象徵
也表達憂鬱的情境與線條(但比賽需要笑容 攤手~~)
1.主角/青花蓋碗+全玻璃蓋碗 拆解 重組合併
可以看到水蒸氣凝結落下的意向,亦可茶湯變化
(依循自己的事茶弱點,選擇可以強化的茶器具)
2.利用量產白瓷標準小壺轉化為茶海角色
全白量體較小,顯示配角身份
希望保留香氣俱足以及溫度,故不選擇全開放式容器當茶海
第二沖茶侶選擇評審前小白瓷壺出湯,保留溫度與香氣
3.若琛杯五只,配茶托(第一沖、第二沖)
相較於台灣老杯,開口寬杯利於茶湯之詮釋
雖杯容量稍大,但於流程中改變流程(留湯泡)改善問題
4.第三沖改使用熱水可注湯之不含鉛玻璃杯
剛好對應蓋碗 小壺滿量可分成五杯
因茶托已經奉出,故擺放五只德國咖啡杯底墊當舞台定位
5.茶海與壺承原為德國糖罐,拆開主體和底盤分開使用
最後壺承繼承渣盤之功能簡化道具
6.茶罐選用全玻璃材質,以利量體歸看和透明特性
<事茶流程>
在我們的事茶流程中,實際上我與玉婷角色實力懸殊
實則玉婷不論茶湯和技巧都比邵司好,故我們決議
泡茶流程的氣氛中,第一泡由邵司主要操作沖泡
分享茶湯之後,第二泡由邵司注水,示意茶侶出湯
(同時間緩衝邵司需要現場即席書寫茶帖的流程)
此流程可向玉婷學習判斷出湯之秒差訓練
以及不同的柔軟出湯姿勢分享(不然20分鐘也挺無聊的)
因此原因,我們第二泡改由茶侶出湯,也可以造成更多互動
把事茶流程變成我與茶侶缺一不可(這樣超美的不是嗎?)
茶侶在我們兩位的實際狀況上,是有這樣的必要考量和需求
那我們的靈活,不是也應該是一個茶人應有的學習嗎?
第二泡分享之後,我們取出威士忌杯子
溫熱杯子之後,第三泡熱水注入小白壺再淋浸蓋碗中
此舉動是為了降溫以外,也希望第三泡保甜湯不苦澀為優先
故第三杯的時候茶侶以杯換杯,在第三道茶呈現另一種風貌
威士忌特別選用不含鉛的玻璃杯,以利注入熱湯且安全
第三杯的表現為保甜留香,也提供了一種品茶的方式
接著我們收回所有茶道具之後,
將原本小茶箱的小燭火延伸到茶侶位置
用一縷香代表延續茶人本位的存在置放在席上
茶道具簡單收拾之後(於煎茶道中的學習 歸位)
茶人邵司與茶侶玉婷先行退場,讓場上留白
此留白將"人"的條件去除,包含服裝
獨留茶席舞台、茶道具主角、延伸時間意義的香與燭火輝映
讓聽雨這件事情回到場上進行(雖然室內很難聽到)
最後時間23分鐘到前 出場鞠躬示意
完成茶席
ps.大會規定必須有茶侶,不然會直接取消比賽(怪規定)
然後也沒有最佳茶侶獎???????????(拍桌)
但並未規範茶侶與茶人之工作分配以及權限
既沒有定義,而且此出湯為茶人示意由茶侶輔助有何不可?
賽前已經知悉"可能"不符合規定,但此舉動完全因為流程以及事茶理念需要
故仍舊執行茶人示意 茶侶出湯,評審賽後有提醒違規
尊重作品線條故不在意被扣分,因為作品可以完整呈現
(大心加上翻滾)
茶人最重要的訓練
即席反應 改善問題 隨機應變 改善流程 注意缺點
我想在這次比賽都一一的體驗,而且利用作品來展現成果
希望大家喜歡
拙生邵司鞠躬
著墨
2013-08-30
什麼是「著墨」?
read more...
很多人都問我,李胤到底是裝了什麼樣東西在腦袋的人。這個問題,從我考上大學時就留下來的問號。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
那天晚上依舊把窗打開,半露的夕陽,褪色的影就這樣打在我的房間。不開燈的房間,純粹只是讓臉書上一篇篇網誌成為一件件沈積。有個人就這樣出現在我的日記中,他叫做「 邵司 」。邵庸其學,司量於拙。這是我對於「邵司」這位朋友的名字上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理解他的稱呼。那麼我呢?我是如何看待「著墨」的呢?
慧可有一天在禪修中向著達摩祖師說道:「師父,我的心焦急不安,請您安撫我的心。」達摩祖師大聲斥喝說:「心呢?你的心在哪呢?」
這樁案,在下的看法是,我們在生活中尋求一種秩序,一種安穩的靜謐,一種難以界說的頤寧。你們也許會開始在尋找身上什麼東西是紊亂的?什麼是平衡的?什麼東西又是什麼的?這背後往往有個誘因就是我們被自己的愛給綁死了。
我想,我能夠裝的東西愈多,首先得一件件放下當初抓起的地方。「著墨」開始對這個參與有了雛形。在我們過去努力的背影總是有個如影隨形的影子靠近,但它並不是揶揄自己的魯莽,自己的意氣用事,自己不夠果斷的心。那個成分的組成其實有點像是一開始的念頭,慧可焦慮不安的心未必是真的不安,我想更多的可能來自於過去的黑影。
「著墨」成了在宋代一個「由簡入繁」、「化繁為簡」的形而上的美,既單純亦不做作的魅力。這種無法具體說明的美,其活潑的動力來自於我面對每個人內在緊實又無法靠得太近的黑洞,我們的愛從填滿的那一刻起,就愈挖得深。深得看不見邊際。
「心呢?你的心呢?」那麼多餘的色彩是否搶了「著墨」的空寂?我們都在畫上一種保護自己的妝,去面對一個又一個瘡疤,一條條離奇的痕跡。我常常在反省自己的思想,是不是過度的抱持「空寂」這個東西?但從邵思的作品中,可以發現窗外的風景其實就來自於你我已經渴望被水灌溉貧瘠的心靈。
從「茶小戲」我與邵司在一幅幅偌大的國立美術館裡,燈光下我們都帶上了一副眼鏡。在這正義與道德模棱兩可的社會背景中看見自己肩上落滿了塵。從「發聲」到「落幕」我們都來自於平凡的家庭,心中懷抱著曾經年輕過的心去面對周遭的我和你。「著墨」我的看法來自於我心中一個無限的可能───“著揮千萬色,墨靜人語中。”這就是達摩西歸時,慧可曾向他深深的一個作揖。
也許周敦頤會對你說,什麼是「著墨」?我想他會告訴你:無極生太極。而太極中的變《易》往往就是《易》經中最有深度的地方,它告訴你的是肯定存在的東西。這個大千世界中,我們看到的表演,其實都是來自於林懷民他之所說「後生.可畏」的我和你,在這無限的心靈中,創造出一半來自於真實人生的寫影。我們的那一副眼鏡其實就是無常中的真實的自己,看著底片放映出來的電影,我們都告訴自己,我們的心不再需要填滿不必要的東西。
至高後才瞭解,世上月圓月缺,只是錯覺。
文︱李胤
拙生見墨,謙虛的渲染
2013-08-23
2013,七月溽暑
弄堂組織了一群大學生,他們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的學理背景,聚集的原因全為了一場大型的跨界演出。
【著墨】跨界形式創作暨茶事展演─── 一夜,一頁,一葉。
read more...
弄堂長期致力於產學合作,尚未成立公司之前,以工作室的身份主辦了【缺席】跨界形式創作,首度,我們邀請中部不同學校的學生,她們勇敢地接下行銷、票務與現場場務的工作,兩個月的時間,他們做中學,將校園中所習得的知識進行延展,更重要的是,成功地讓演出者無後顧之憂。
邵司自2011年起,於逢甲大學不定期開設「個體化美學教育講座」,期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將業界實際經驗傳承給願意投入藝術與設計相關產業的學生,並且提供實習的機會,組織自我成長團體『拙生見墨』,強調『拙』只是開始,但是我們永遠虛心學習,如『墨』色渲染力將是成員獲得的最大優勢。
拙生們成長之後,有意識地互相學習,跨校進行組織,帶領後期加入的夥伴一同努力,【著墨】為2013的重要作品,拙生擴大組織人數達到三十人,包含行銷、藝術行政、票務管理、現場事務、媒體公關等相關工作,透過弄堂的教學與引導,他們參與到幕前的演出協調以及幕後的事物控管。在組織能力有了著實的進步,不僅如此,敬業的態度更受到各方的肯定。
我們相信,產業必須適時與學子互動,過程當中有利於理解當前青年動態,一方面也使即將踏入社會的學生認識到自己需要補足的能力,如此一來才能夠帶動雙方。期待明年拙生的驚喜,兩個月的日子、八天的夜晚、超過200頁的文書資料,一頁承載了多少?
茶越六藝墨舞音成形
2013-08-14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你的智慧結晶,是心血,但是我會希望它像種子一樣散播出去。」── 邵司
read more...
邵司優雅地將杯底剩餘的茶水隨意潑灑在宣紙上,身為『著墨』總召的他,用各種形式的藝術繪出一幅幅不同相貌的美。一場融合各種藝術型態的跨界形式創作茶事展演,該如何不依賴公部門補助去表現結構如此龐大的藝術?其中,不乏貴人的相助,但更多的是藝術家們的堅持與心血。
「這場展演是屬於一個更多元的線條,透過時間與完成的動線去完成一個故事。」結合茶道、書法、古箏、舞蹈、陶藝、服飾、文學與法式點心,『著墨』展現出美的多元性,而當中大量運用二分法,對或錯、是或非、正或反,其中還有一個橋段是觀眾看到一個男相,但他的表演卻比較接近觀音像,也就是偏向中性或女性的形式,或者觀眾看到的其實是女相司茶,但呈現出來其實是像羅漢相那種比較陽剛的感覺,藉由這個方式去反思生命。而對於作為主軸的茶道,邵司認為茶道是一項著重哲學的藝術,不具競爭性,不僅是一種強調個人修為的美化過程,也是一種慈悲的存在。
面對一個結構複雜且多元的表演,與藝術家們的協調更是重要,邵司坦言這些藝術家們許多都是自己的老師,而在與老師的溝通過程中,激盪出傳統與創新的火花,雖然也有些堅守傳統的老師,但大多老師數都樂意嘗試新的概念,「好玩的是說,所有的老師都希望能夠讓自己挑戰更多元,讓大家能夠把他們的本來的專業更淋漓盡致地去展現,我覺得大家有這樣的核心意識。」這當中當然會有一些自然淘汰的過程與爭執,但這些是為了讓作品更美,而不是讓作品更複雜。
除了展演內容的協調之外,在行銷的部分,邵司堅持不靠公部門的補助,而是藉由企業來贊助,「藝術這東西未必是政府全然買單。」他們透過慢慢累積對他們有信任感、認同他們理念的企業,而不是只是交換廣告過程,讓他們的作品曝光藉以提高名聲以及可信度,「這段辛苦會是讓作品更好的動力。」他篤定的說。
提及這場展演的高票價,邵司表示這場展演的票價是值得的,「我們要對花錢的人有責任感,而不是說他們給了錢就覺得理所當然。」邵司希望能給觀眾等值的回饋,所以非常注重回禮這一項程序,但他也透露未來將會撥更多預算去為學生舉辦更多的教育場,讓學習藝術的孩子們能夠看見自己的未來與希望,也讓藝術的種子向下紮根,結出更多美麗的果實。
文 | 成蹊。欣梅
展覽時間
2013/08/30 – 2013/09/05
展覽地點
道禾六藝文化館(台中市西區林森路33號)
相關網址
【著墨】Scenario 跨界形式創作暨茶事展演
茶小戲
2013-05-31
似戲非劇的『茶小戲』。
「我像你,但不是你,我也不是我想像中的那樣愛著她,你的離去,讓我回頭看到他,但他眼中的我,是你,還是我?」
「你知道的,他不在這,你也不應該是他,看看我吧!在我眼中,你就是你。」
「你走了,我不知不覺把他當成了你,你們相像,卻不相似,這樣公平嗎?」
「我其實一直都在,也深愛著你們,只希望你們都好,然後,自由。」
read more...
伍月參拾壹日,春天早已途窮末路,夏天逕自闖進我們的世界,一個小小的念頭浮現,決定寫一個故事,關於四隻靈魂的生命事,他們相愛,然後離散,最後獲得自由。
再次回到秋山堂演出,距離【缺席】已經將近八個月,去年的感動與溫度還存在於我們之間,想看看當時的人們最近過得好不好,一股懷舊的情懷逐步在團隊中流竄,場上的麥芽糖老夫妻細心的制作一個又一個復古滋味,舞台中的電吉他、大提琴、非洲鼓、古箏,相互映唱,訴說的是複雜難解的深處秘密。
除了感官的體會之外,一篇一篇的小說章節散佈在虛幻的網路世界與具體紙上,作家企圖擾亂常規的閱讀模式,重新拼湊當代的文本觀看方式,實驗中品茶看戲聽音樂。這就是引發議論紛紛的【茶小戲】。
光影間我吟唱
2012-11-01
同志藝文界的跨界展演目前仍不多見,「學不會當配角」是邵司認為跨界藝術難以成功的原因。他強調「跨界並不是把兩個東西聚在一起,一個是主角、另一個是配角,而應該是把兩者合起來,在找出新的觀賞邏輯,同時呈現且尊重兩者。」 ───邵司
read more...
剛結束在國立美術館的《缺席》演出,古樂家邵司以他擅長的古箏、東北大三弦,搭配茶事獨特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將熟悉的旋律漫染上一層古典而朦朧的氣味,茶與酒、理性與感性、男性與女性融為一體,不只是藝術的跨界,更是情感與理念的重新創造。利用形式創作邀請茶、樂、舞、食、香、器、服裝、文學、設計透過藝術創作的手法,調合成一個東方人文的感動流程和觀賞模式。
從小就對東方人文充滿興趣的邵司在台中一中時加入了國樂社,因緣際會之下他開始學習古箏,就此開啟了往後與音樂的不解之緣。回憶起自己在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度過的那一年,儘管之後就因為經濟問題不得不投入職場,但那一年卻改變了他往後的路,「指導老師將我徹底的破壞再重建」,改變了一切的觀點,從第一套利用馬友友的音樂結合《山海經》的期末作品<上古神紀>,為邵司開啟了往後不斷創新、前進的跨界之旅。
在許多工作之中來回,總是無法安於現狀的邵司在偶然的機會下與茶合作,以日本傳入的茶道搭配古樂,將中國文化中的虛實迷濛之感,透過一切感官完美呈現。這次的作品<缺席>他以「愛」為題,在音樂和茶香之中,期盼社會對周遭的環境多一點關心,投注更多的愛和關懷,《缺席》便是他為了紀念亡故的啟蒙蕭炬明老師的作品,思念和感謝溶入琴聲,再加上演出者男女角色變換的視覺衝擊,這場跨界展演不只傳達愛,也提醒著參與的客人:「接受每個人的特質」,讓愛與溫暖也包圍著每一個勇敢成為自己的人們。
台灣藝文界的跨界展演目前仍不多見,「學不會當配角」是邵司認為跨界藝術難以成功的原因。以自己的表演為例,音樂與茶要如何並存而不掩蓋任何一方的光芒,正是表演者面臨的一大問題,邵司也遇過堅持古箏能屈居配角的長輩,但邵司強調「跨界並不是把兩個東西聚在一起,一個是主角、另一個是配角,而應該是把兩者合起來,在找出新的觀賞邏輯,同時呈現且尊重兩者。」儘管這一路上波折不斷,更時常碰到保守派、學院派、傳統派的反對或經費短缺的問題,但他慶幸自己有著許多願意相信他的朋友,陪著他一起在這一條人跡顯少的路上闖蕩,秉持著感激的心情,邵司將表演轉化為一場新朋友之間的聚會,將贊助者、創作者以及好朋友的名片製成精美的回禮,一方面宣傳,另一方面也將機會拉到有興趣的客人面前,以更精緻、更有溫度的方式取代冰冷的商業交換。
「跨界是一個很大的想像空間」,這也正是吸引邵司的重要特色,然而台灣目前的文創產業卻極為片段,只能不斷的複製,卻不能將原有的文化特質再造,以新的價值和面向重新出發,短視的結果只會遏止真正有價值的藝術作品。「客家花布穿在身上就是客家文化嗎?這是很粗糙的行為,因為客家文化不是只有花布,客家藍染、植物染非常有名,但是因為產值少,所以沒有人要去開發,這是非常可惜的事。前幾天有一個珠寶大師來台灣,他看了台灣的商品與作品之後說:『你們沒有一件作品可以代表台灣,這裡看不到任何台灣的文化和語彙。』」這也正是邵司演出的一大方向:展現他所看見、體會到的台灣文化,透過感官,體驗表演者孕育的台灣溫度。邵司不否認自己的表演目的最終還是需要透過「行銷」,但如何讓「行銷」推演出的藝術、文化能量、渲染價值高過貨幣價值,正是他不斷挑戰的方向。「他告訴學生們,台灣所有角落都需要行銷人才,真的不要一味的往大公司集中。如果我們有很棒的行銷概念,其實台灣很多的在地文化、特色是可以被自己人甚或世界看見的。」
想要完成自己的行銷理念,邵司表示產、銷、官、學都必須做好自己的角色,「生產者專心創作,行銷者做好『橋』的工作,官方做好推廣、補助,學界可以對作品的深度、考證做更多功課,這是很簡單的期待,但是現在大家都會對自己的角色感到混亂,生產者的只想到銷售忘記提升本質和多元性,官學相互攻擊或沾染利益,銷售者只管數字不管核心價值。」另一個威脅則是消費者和創作者對於美的鑑賞力還有待加強,「消費群眾沒有培養出欣賞獨特的美的能力,創作者作品的質也不值得大量銷售。台灣的文創產業多數是靠市場行銷,而不是靠產品力銷售,如果你的作品會說話,就完全不需要依靠市場,也不需要說服他人,就會有人買了,但是產品本身並沒有好到別人願意介紹,就只能靠行銷策略來推廣。如果今天消費者的選擇權有覺醒,自然就會在產品中有所篩選;如果今天產品夠好,也能訓練消費者的選擇眼光。」但誰也沒有辦法確定這樣的轉變什麼時候會來臨。面對如此巨大的環境威脅,邵司告訴自己:「做了就慢慢有人理解,不做永遠不會有人了解。」而他也開始尋求轉變,在《缺席》之後,邵司將利用一段休息時間建立起正式的公司,接洽更多更大可行的設計或行銷案件,讓自己擁有更多時間、經費去接受小而巧的邀約甚或單純的藝術創作和公益活動,同時有個正式的身分讓他能夠往國外的市場、競賽中試試身手,將他所理解的東方人文帶進更廣大的世界。「現在的社會好像一定要有好的學歷才能成功,沒有學歷的我好像做甚麼都不算數,」雖然沒有光鮮亮麗的頭銜,但邵司希望讓更多人看見他的作品,他有自信不輸給他人,也將抱著這樣的自信,帶著他的聲音,走向更寬闊的世界舞台。
「不要勉強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邵司這樣告訴想從事跨界藝術的後輩們,他同時期許後輩不要害怕離開安逸的生活,「如果不敢走出都市圈,建議不要從事這種產業,『個體化』重建過程中的破壞是恐懼的,把過去既有的框架都否定,才能重新建立自己的價值,這一步是重要的。」不要害怕改變,更不要將自己的不順遂怪罪到時代、社會的不友善,「自己一個人,只要有光,就會看到影子,如果影子歪了,那定是自己的問題」、「沒有亂世哪來英雄?」邵司強調,就是因為有了社會的壓縮、侷限,才讓他們有這麼多能量和勇氣,努力的突破現有的框架,而藝術的美與獨特,就在此刻開花結果。同志身分對邵司而言並不是一種阻礙,在他身上也經歷男男女女的多元戀愛經驗,愛很單純不需要標簽,而他不刻意為自己貼上「同志」的標籤,反倒認為先把「自己」做好是更為重要的事,「每個社會的個體價值可以被看到」才是邵司真正關心和努力的方向。
一路走來,從音樂、設計、藝術,走入行銷、市場,邵司的理念為他帶來了多樣的表演模式和成果,當愛結合了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等各種感官,溫度也自然能在人群中渲染開來。邵司不只販售他的音樂和想像,同時更販售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主人與客者、表演者與觀眾、生產者與行銷員,全被串連成了朋友和朋友,邵司用跨界的藝術形式創作,開啟無盡的想像空間,當人我之間有著溫度的感染,距離也將不是距離。
文|成蹊。家峰
缺席
2012-10-14
貳零壹貳,秋,某一夜,或是那一晨,眼看著滿墻的工作記錄,我們一直在思考是什麼動機讓我們走到現在。
每一張紙張的背後,都代表著十個人的絞盡腦汁、爭吵與配合,小小的工作室裡,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聲音、臉龐、氣味,每一張椅子都是空的,忙碌讓我們整個夜晚沒有坐在位子上好好喝一杯茶,焦慮使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討論細節,鑽牛角尖,畫面中看不見的是爆炸性的空間,清晰的邏輯,明瞭的事項全都為了【缺席】,存在於那面牆。
距離正式演出,僅剩下一週的時間,票房還有一半,我們不害怕,只擔心沒有辦法呈現半年的創作,白天排練,晚上執行行政事務,每天出走進行宣傳,點與點之間都能看到年輕的身影穿梭,讓我們一起期待,屬於台灣當代社會的愛戀,框架的打破以及再建立,將人的位置重新定義,期待您的愛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