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Temosa 知見

2021-06-14







拾光,是ㄧ間在逢甲『頤問』後,開設『IN BAR』前的一間茶室,是我們一位好友爸爸的住家,我們有一年餘的時間在那個家同時把工作室也設立在那裡的時光。

拾光,是因為那一年我們幾乎所有人都正在經歷信仰,所以我們整間公司,整個團隊,全部都是基督徒,所以我們以拾光,要把神的恩典和謙卑於行的態度放在我們心中。

那間茶室不大,大概是六帖塌塌米的大小,沒有太多多餘家具,只有一張著墨時期的表演矮長桌,所以時常都是一群人躺的躺、懶的懶的在那間茶室休憩、分享,也在這裡我們一起家庭聚會,也用茶服務接待了許多家人好友。

在這個不大的地方,我們也建立了茶吧台手『TEAMOSA』的概念,即是 Tea from formosa的意念。用這張2021才拍攝的照片,回憶和記憶那一刻,因著拾光的時光,我們才經歷和建立了知見這個重要的角色概念。












無若 與 當代茶哲思的重新論述與整合

2021-06-12







再寫「無若」美學與茶的進境
-
Auguries of Innocence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A Grain of Sand》William Blake
-
這是著名的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詩。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從一粒細微的砂子,可以窺見宇宙的浩瀚;從一朵平凡的花卉,可以發現天堂的美妙。」

各家翻譯的不同,所以感受上也不同,最流通的版本就是徐志摩的譯作:「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無限掌中置,剎那成永恆。」

那麼〝一砂一世界〞的飲茶文化當中,是不是能一窺其堂奧呢?

我大略分為幾個概念:時間、茶、溫度 (空間、條件、材質)
    另一個則是:空間、條件、材質(時間、茶、溫度)

這兩個概念彼此為互補關係,行成三角形,括弧裡的則是以人為出發的同心圓,另一個則是茶為出發的同心圓(註1)。
-
所謂「無若」是一個學習喝茶的精神狀態與心路歷程,從開始到結束時,不經由人的因素造成的改變,改變通常與時間發生交疊與痕跡。而無若的形成,是另外一個概念——〝知見〞(註2)。

「無若」的產生源自於廖鴻興老師的題字,就像是墨在水裡蔓延開來,看似有墨的痕跡,卻保留水的特性。這種看似有勝似無的轉折,追溯源頭,乃至於莊老思想當中的「道」,所謂「道隱無名」,保留了我們在接觸學習喝茶的歷程中,留下來的哲思。
-
那麼以「時間」、「茶」、「溫度」的概念延伸,無若(包含人的參與)的精神狀態,彼此都相互存在著因果關係,反之,如果以「空間」、「條件」(沖泡者本身)、材質,就著重在物質與時間之間的互動,人多了不確定的因素,這也讓「無若」的美感,往往是一個不經意的、不是刻意的狀態下,間接完成。
-
打個比方:如果今天我們在席上單純以宣紙作為席方(佈席的空間),在沖泡的過程(茶壺的空間)濺散出來的水漬或是茶湯,暈在紙面上(材質的空間),這過程除了物質上的改變,精神上可能不變,可能完全改變。這樣的過程,存在經歷與記憶和記錄之間的交錯,我們把這樣的狀態收斂在「無若」的條件下進行。

而這又觸發了以「茶」為延伸的進程,有經過人為的處理稱之「茶」,沒有經過人為的處理只是落葉。這個時候「無若」的精神狀態與「人」為出發的歷程相反,從結果來探究起源。
-
在下思忖著,李澤厚一書《美的歷程》要如何將「無若」的美感帶入現象學當中(phenomenology)呢?或許這已然不是從原始型態進入到文明,而是從文明當中回歸到原始了。要真的深入探究「無若」,那麼現象學當中的〝存在〞與〝意向性〞,可能要慢慢長時間累積進行。

「無若」的精神狀態或許從個人的行為當中,存在的某個特定的〝意向性〞,那麼一個人與一群人的歷程出發的脈絡也就存在的變異與相異,再近一步來看,回歸到從原始邁向文明的另一種階——「共存」。飲茶這件事,也包含其中。
-
「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存在著的幽微之處,如果以「茶」出發,那麼也許能這樣思維;茶的口感當中有我的歲月與青春,青春歲月裡有茶的苦澀與甘甜。


read more...










年輕人怎麼看待喝茶這件事?

2021-06-12







年輕人怎麼看待喝茶這件事?

茶是什麼?

對於愛喝茶的我來說,這個問題同樣難以回答。不是說「茶」這件事情不好討論,而是面向甚廣,也不知道該從何談起。下午我和若水小品的樓主佳敏姐在看待這個問題,她回答我說,年輕人看待喝茶這件事,其實如同年輕人看待自己的困惑般一樣難解。

什麼意思呢?「茶」這個既傳統又現代的東西,到了我自己身上,就只是日常生活中,每天會看見、聞到、喝過的東西,既然它是這麼簡單的東西,那又為何如此難以解釋?

在我們眼、耳、鼻、舌、身、意這些五感,去經驗天地自然時,「茶」就不那麼好解釋了。「茶」對於年輕人來說,聞到香味,像是路邊的手搖杯,聞到味道,看到招牌店面設計,或是即時帶走,或是落腳休息,因為短暫的相遇,認識當下短暫的美好。因為曾經年輕的我看待「茶」是祖孫倆兒時建立的時光,它對我來說,有的時候像是醍醐灌頂、有時像是一個故事。

這些年,我朋友邵司在逢甲任教時,也曾深深好奇,他身邊找過他設計過名片的客戶或是朋友,他們的內心是什麼樣的光景?從五感上,找出一點點讓自己感動的東西,從周遭美好的事物堆積,讓它成為一個延續的可能,課堂上的大學生才能夠開始了解,求學階段的他們如何看到好的一面?然後將它實踐出來。原來,大學生他們看待喝茶,是一種有修養、有某種高超技巧的距離感。

我們再來從「空間」去看待「茶」的關係。

之前在食養山房工作時,才深刻體會,我們是環境的一部份,環境與經歷,促使我們認識環境與自身安定的居所,有個統一的認知。因為一個好的空間,就像是孵蛋一樣,需要時間慢慢呵護照料,空間不只是在呈現一個物與精神的交會,它亦是一個物與精神的舞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在莊子的生命經驗來看,他看待天地,如同我們看待空間一樣,都應該展現這個空間與我之間的關係。舉例來說,一個希望表現好的成績的學生,他經常出入的空間大部分一定是能解放他思慮的場所,反過來看,這樣的場所或許是圖書室,或許是一個讀書氣氛好的環境。

天地之間的美它從來不說,四季交替的規律它不去議論,萬物生起毀壞它不去言談。這樣的環境對於空間與物的交織,才真正理解飲茶文化的怡情養性,原來老一輩他們看待喝茶的美好,從自己的起居開始,慢慢從空間與自然交織。

年輕人的一輩對於空間的互動上,時常碰到「因為要創造某個東西,所以把周遭附近的東西全部丟掉」的這種情形。這也是我之前在大學演講「禪」學思想時,他們很難理解的東西。如何把該地的特質發揮出來,就取決我們如何和這個空間與環境好好相處與對待。同理,要年輕一輩的他們理解茶,就得思考年輕人他們對於喝茶的種種問題給予恰當的提示,而不是一昧把個人的生命經驗解答他們無法理解的問題。

之所以眼睛看得到天地之間的美好,農夫以他熟稔的經驗判斷什麼是好吃的,什麼是精華,什麼已經熟了,什麼該吃了。而年輕的一輩,只能透過好吃、好香、好喝做一個最簡單的判斷來分析它。對於五感敏銳的人來說,空間就存在著各種事物判斷能力的眼光,如何襯托出四季的佳餚,躍然於餐桌前,與天地共享,這就是食養在做的事。

在日本近代茶室設計的五十年,從古典主義出發到近代設計的兼容並存,一直都取得一個平衡。而當今的台灣民眾對於空間設計還處在一個探索的階段,處處存在著突兀的、東西塞滿的、顏色不協調的比比皆是,遑論年輕人要好好待在一個他們覺得舒適的空間呢?即便一個喝茶的空間,對於年輕人他們更是難以踏入,然而年輕的一輩面臨到「文化創意」的生活指標下,「茶」這件事情就只是解渴的東西,他們也不會去深思如何讓自己過得有品質。

品質與價值如何區分呢?

一個好的品質價格往往是年輕的一輩面臨的考量,時間長遠來看,品質取勝的背後的其實是價格無法取代的價值。而對於年輕人來說,花兩萬塊買智慧型手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價值,但無法轉換花兩千二吃一次食養的感覺。這個其實在價值上,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見解,有的人當然覺得花五十元買一公升的手搖杯,比起坐在茶空間待一兩個小時還喝不到幾口茶,當然覺得有手搖杯有價值。

或許我們可以再簡單說明,不一定去無印良品的消費者本身過著有品質的生活,但至少在大創也能找出能與無印良品同等價值的品質生活。

在精神生活上,其實日本的茶室是茶人延伸生命與四季的舞台,在隈研吾的茶室設計上,我們就能夠看出這個特質,隈研吾的弱建築恰恰說明這點,而所謂的「弱建築」,並不是指脆弱的黑心建築,而是隈研吾運用木材、泥磚、石板、玻璃等天然建材,考量水、光線與空氣等自然環境條件,創造出外表看似柔弱,結構卻更穩固,外柔內剛的「弱建築」。

年輕人「自我」的問題。

在千利休的時代,人是這個空間的舞者,而空間就是乘載他的舞台,在他死後的兩百年,日本對於飲茶進境精神至高無上的經驗,對於我們台灣相較而言,它不是那麼嚴肅的東西,所以年輕人看待飲茶的特色,相較之下較為多元,將台灣本身特有東西融合起來,最具代表的就是珍珠奶茶。

可是在追求品質的年輕人,往往在價格上錙銖必較,打折過後的品質,卻是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舉例來說,三宅一生的背包許多人在價格上無法理解設計師他們如何看待價值,退而求其次,贗品的曝光率和自我安慰的情形下,物的品質有得時候與人的品性不見得是正比關係。

在年輕的他們面對消費上的確存在著一個無法抗拒的原因之下,「處弱」就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茶」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係。守柔處弱這樣的哲學思維,若不作深入的探討,一般人往往會被誤以為是一種甘敗下風,自為人後的消極思想,殊不知這竟是天下最巧妙的應對!

老子所主張的柔弱並非代表軟弱,不是臨事退縮,而是一種能忍小憤,伺機而動的度量和韌性。在剛強和柔弱的對峙中,老子寧靜地居於柔弱的一端,他對於人事與物性做深入而普遍的觀察之後,了解到看來「柔弱」的東西,由於它的彰顯外溢,往往暴露而不能持久。所以老子斷言「柔弱」的呈現勝於「剛強」的表現。

這就是林炳輝先生對於大自然與空間上落實食養山房每個地方,他與天地之間「處弱」之道,對於年輕的一輩,他們面對「茶」的薰陶,「我」的執著有的時候是得放下的,才能夠從空間安頓自身的身、心、靈。

在大學談起「禪」的美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下也試著把茶的感覺一點一點放進學生的生活裡,其實這種高度抽象的美感應用,對於西方具體、明顯的美的影響,反而要理解詫寂的美學思想,施力點難以發揮。更何況,年輕人是否能夠理解自來水和礦泉水燒開後哪個比較好喝,這個根本的問題是否能夠迎刃而解?

總結:年輕人他們看待喝茶,如同他們如何看待自己面對愛情,我想這是最貼切他們的形容了,也許在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理解我們年輕時,那個美好的悸動在生命中,它如何與我們相伴,它如何使我們變得成熟、圓滿。相對的,他們看待喝茶亦是一個自我的實現,在那個位子,如同他們在舞台上找到自己。

未來的一年,把屬於我們的年代而看見的美好,再次延續「茶」的舞台吧。


read more...










帶著茶香旅行

2021-06-08







什麼是旅行當中能留下來的美好呢?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呢?還是“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畫屏”呢?

從小喝茶這麼久的時間,很少在戶外為自己泡上一壺茶。要不是過於匠氣的造景,要不是偏僻窮山處,或是宜人的風景卻是人聲鼎沸的名園古寺。這讓我想起三國時期,劉備從新野小鎮要入山尋諸葛亮,路上一片山景好山好水,山路上迎面而來的路人,劉備逢人便問“您是諸葛先生”嗎?

恰巧,劉備遇到了諸葛亮的學生,坐在山上裡某個樹蔭下臨溪而坐,隨之拿出炊茶烹茗(以前的茶是用煮的)。兩人對飲許久、相談甚歡。為了尋找傳說中的“臥龍”,劉備一行人繼續往深山處邁進。

這些年來,開始留意什麼東西能留得住香味,是壯闊海景、還是巍峨山光?在這個階段喝茶的心境,往往是透過茶湯來鑒察自己的心,避免落入“心遠地自偏”的矛盾,更要留意自己能否在這個世代安靜下來觀照自己。

在旅行當中,準備行李總是一個學問,既要不能造成拖累、也不能準備不齊全。在旅行當中,在戶外喝茶就是一個考驗自己如何從“簡約”當中力行喝茶的專注與大自然汰換掉自己多餘的東西。“無若”是一個看似沒有卻留在某個感官的記憶片段,看似無、其實有;這和“詫寂”的心路歷程不同,“無若”追求的是看不見的東西,點滴匯流成海、砂礫積累成山的“若有似無”。

“無若”的精神狀態帶到戶外旅行喝茶時,這樣的精神就得從經驗當中展現。戶外沒有壺承、沒有茶則,如果身上只有「壺」與「杯」,連茶海都沒有的情況下,如何成就一杯茶湯呢?於是把室內的茶席,延伸在外乘載這些器具的物件,要不是謝籃、要不是自己量身定做的茶箱。在深山與劉備喝茶的路人,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茶香的延伸從自己的味蕾出發,從小小的茶杯乃至還在整裝出發的行囊,這些都是把旅行當中,繁雜的、窘困的、困乏的心帶到前往的路上,積跬步而行千里。












疫情當道 如何自飲?

2021-05-03







自飲年代,如何獨飲依然享樂?


read more...










「學習一種『覺』」

2014-04-09







純粹的「覺」它是一種「漾態」
文案彙整/ 李胤


read more...










「漾態」 我們感覺到的一種特質 "包容性"

2014-04-08







文案彙整/ 李胤

對於年輕的一輩的我們,喝茶這件事情考驗著種種技術層面來說是困難的。除此之外,能夠愛上它的理由不外乎香味與口感。是的,如果泡茶的是個喜歡喝咖的年輕人,他會帶著什麼樣的東西來進入「茶」的世界呢?


read more...










年輕人怎麼喝茶?

2014-04-08







文案彙整/ 李胤

兩個禮拜之前,有幾位從北京的留學生來頤問(1)喝茶。席間,他們對於我手中的那把壺有著熟悉的印象卻難以說明白,這是怎麼樣的感覺?


read more...










珍惜每一人、每一刻、每一杯茶

2014-04-06







市場調查是一種商業的訊息工具
但在這個創作中,我們用自己真切的分享和體驗

找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圖/ 是每一個來喝茶的訪客寫下的第一份感動


read more...










茶,對於我是什麼? (Ethan)

2014-04-05







這是一場跟自己對白的記錄


read more...










傳統終究展開與年輕的對談

2014-04-05







找一群沒喝過茶的,我們也來試圖找回一種初衷
(圖片為第一批的拙生計劃,事茶學習者,逢甲大學行銷系大三 Antonio)


read more...










高峰會議 (筆記)

2014-03-31







與林老師的一番對話,一場釐清立場的"論"


read more...










拙生(重新定義年輕)

2014-03-30







事情總要有個開始,招募更多愛茶的人


read more...










創作靈魂核心

2014-02-15







什麼是知見? 為什麼需要知見?
知見可以做什麼?從何而來?


read more...










<漾態> 屬於年輕人的姿態

2014-02-03







從年輕人看茶這件事 (討論筆記)


read more...










迎新.迎心

2013-12-06







迎新.迎心


read more...










漾態 Young Type

2013-11-08







2013的這一年,我們對於2014的展望
一個屬於年輕人喝茶的態度
一個屬於年輕人看茶的世界


read more...










中興新村的誤會

2013-10-30







臺上一鞠躬、臺後可能不僅十年功。忘憂鼓擊落的回聲時,我將觀眾的投射的情緒帶入另外一個空間。不見得下雨,但是觀眾的呼吸會因為表演的節奏高潮迭起。如果這個時候,手機響起來的時候,「境」的提升就會被打斷。臺灣人熱情、但不應該放在表演時破壞專注,因為作品的完成是每個與會的觀眾一同完成的「當下」,因為「當下」的「進境」已經不同於前一個「時境」的差別。

我帶著這樣的誤會。停止了五分鐘。

還給觀眾的是一個“善”的提升,這樣的教育或許漫長,“真”的價值才有可能“美”。聽雨,是一個為期三個月的故事,沒有太多人知道,把它放到秘密裡;或許有天,會更美,跟茶一樣,越沈越香。

法海,曾有個野史故事為了青蛇犯戒;無若,曾為了一個不安,也犯了輪迴的戒。












中華茶藝比賽

2013-10-08







雨后即興的狂想曲<聽(雨)>

一早起來,窗外有一幅颱風的過境后的細雨畫作
靈機一動,把四十張茶帖都拿出來畫上各種不同的下雨律動
有細雨、風雨、綿雨、紛雨......不同的律動
一邊聽著雨聲,一邊把茶帖正面完成
比賽前先分享茶帖給予評審(一頭霧水 一個文字也沒有)
茶席流動間,收回茶帖進行即席創作(要命的舉動)
寫下了跟時間有關係的名詞(原創作品最想表現的)
當下、分秒、剎那、著墨、即刻、頃客
彈指、劍及履及、無若、邵司(我承認最後這一個我瞎鬧)
藉由時間流程的推移,下雨的動機,還有聽的官能角度
把現場實況、茶席理念、事茶動機、茶湯藝術表現、茶席
意向表現整合,我連茶侶都沒有告知所有細節
保留可以當下反應和創作的一些條件
又因為題目抽到 "我最喜歡的事茶氣氛"
故回答答案也選擇 "當下"。
(但是茶藝問答分數超低,看來我的溝通能力有問題)
是我的叛逆讓整場比賽的流程變成大量的即席創作作品


read more...










著墨

2013-08-30







  什麼是「著墨」?


read more...










拙生見墨,謙虛的渲染

2013-08-23







2013,七月溽暑

弄堂組織了一群大學生,他們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的學理背景,聚集的原因全為了一場大型的跨界演出。
【著墨】跨界形式創作暨茶事展演─── 一夜,一頁,一葉。


read more...










茶越六藝墨舞音成形

2013-08-14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你的智慧結晶,是心血,但是我會希望它像種子一樣散播出去。」── 邵司


read more...










茶小戲

2013-05-31







似戲非劇的『茶小戲』。

「我像你,但不是你,我也不是我想像中的那樣愛著她,你的離去,讓我回頭看到他,但他眼中的我,是你,還是我?」
「你知道的,他不在這,你也不應該是他,看看我吧!在我眼中,你就是你。」
「你走了,我不知不覺把他當成了你,你們相像,卻不相似,這樣公平嗎?」
「我其實一直都在,也深愛著你們,只希望你們都好,然後,自由。」


read more...










光影間我吟唱

2012-11-01







  同志藝文界的跨界展演目前仍不多見,「學不會當配角」是邵司認為跨界藝術難以成功的原因。他強調「跨界並不是把兩個東西聚在一起,一個是主角、另一個是配角,而應該是把兩者合起來,在找出新的觀賞邏輯,同時呈現且尊重兩者。」 ───邵司


read more...










缺席

2012-10-14







貳零壹貳,秋,某一夜,或是那一晨,眼看著滿墻的工作記錄,我們一直在思考是什麼動機讓我們走到現在。

每一張紙張的背後,都代表著十個人的絞盡腦汁、爭吵與配合,小小的工作室裡,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聲音、臉龐、氣味,每一張椅子都是空的,忙碌讓我們整個夜晚沒有坐在位子上好好喝一杯茶,焦慮使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討論細節,鑽牛角尖,畫面中看不見的是爆炸性的空間,清晰的邏輯,明瞭的事項全都為了【缺席】,存在於那面牆。

距離正式演出,僅剩下一週的時間,票房還有一半,我們不害怕,只擔心沒有辦法呈現半年的創作,白天排練,晚上執行行政事務,每天出走進行宣傳,點與點之間都能看到年輕的身影穿梭,讓我們一起期待,屬於台灣當代社會的愛戀,框架的打破以及再建立,將人的位置重新定義,期待您的愛不會缺席。